BENTLY 1900/65A-00-00-01-00-01
一、产品概述
BENTLY 1900/65A-00-00-01-00-01是旋转机械振动监测场景研发的一体化监测模块,该模块核心适配本特利3300系列电涡流传感器及加速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轮机、发电机、离心泵、压缩机、风机等旋转机械设备的振动、摆度、轴位移等关键参数监测,为设备预测性维护、故障诊断及安全运行提供精准数据支撑,适配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煤炭、轨道交通等对旋转机械运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工业领域。
模块以“精准监测、稳定可靠、易于集成、长期耐用”为核心定位,通过搭载本特利自主研发的高精度信号调理芯片与抗干扰数据处理算法,实现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与精准分析。在核心性能上,其振动测量精度达±0.1μm(电涡流传感器适配场景),频率响应范围覆盖0.1Hz-10kHz,能捕捉从低频摆度到高频振动的全频段信号,满足不同类型旋转机械的监测需求;采用工业级铸铝外壳设计,防护等级达IP30,可适应工业现场多粉尘、高电磁干扰的严苛环境;内置标准化信号输出接口与通信协议,能快速接入DCS、PLC及本特利3500监测系统等上位设备,显著降低系统集成门槛。
1900/65A-00-00-01-00-01在监测功能与信号处理能力上进行了强化:支持振动峰峰值、有效值、峰值三种核心参数实时监测与显示;优化了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适配本特利全系列电涡流传感器及主流加速度传感器,无需额外配置信号转换器;新增故障自诊断功能,可实时监测传感器断线、信号异常等故障并触发报警,进一步提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

二、技术参数
参数类别 | 规格参数 | 参数说明 |
|---|
基本电气参数 | 输入电源 | DC 24V ±10%(冗余电源输入设计);电源功耗:≤5W(额定负载下);电源纹波允许范围:≤100mVpp |
传感器输入 | 通道数量:1通道;适配类型:电涡流传感器(本特利3300系列)、加速度传感器;输入信号类型:电涡流传感器(位移信号,-20V至+20V DC)、加速度传感器(振动信号,0-5V DC或4-20mA);传感器激励电压:-24V DC(为电涡流传感器提供) |
输出信号 | 模拟量输出:2路4-20mA DC(对应振动/位移参数,负载电阻0-500Ω);数字量输出:2路继电器输出(常开/常闭可选,额定负载250V AC/1A、30V DC/2A),用于报警信号输出;通信接口输出:RS-485(支持Modbus-RTU协议) |
测量范围 | 电涡流传感器适配:0-500μm(位移);加速度传感器适配:0-200mm/s(振动速度)、0-50g(振动加速度);可自定义量程:支持通过软件设置0-1000μm位移或0-500mm/s速度量程 |
测量性能参数 | 测量精度 | 位移测量精度:±0.1μm(0-500μm量程内);振动速度测量精度:±0.1mm/s(0-200mm/s量程内);振动加速度测量精度:±0.01g(0-50g量程内);线性度:≤±0.5% FS |
频率响应 | 电涡流传感器适配:0.1Hz-10kHz(-3dB);加速度传感器适配:1Hz-10kHz(-3dB);采样频率:10kHz(单通道) |
监测参数 | 位移参数:峰峰值、峰值、谷值;振动参数:峰峰值(速度/加速度)、有效值(速度/加速度)、峰值(速度/加速度);数据更新周期:100ms |
报警设置 | 支持两级报警(警告/危险);报警阈值:可通过软件自定义设置,分辨率0.01μm(位移)、0.01mm/s(速度);报警延迟:0-10s可调,避免误报警;报警复位方式:自动复位(故障解除后)或手动复位 |
环境与防护参数 | 环境适应性 | 工作温度:-20℃ - 65℃(无冷凝);存储温度:-40℃ - 85℃;相对湿度:10% - 95%(无凝露);海拔高度:≤2000m(超过需降额使用) |
防护与抗干扰 | 防护等级:IP30(面板安装);外壳材质:铸铝(表面喷塑处理);抗电磁干扰:符合IEC 61000-4-2(ESD ±8kV接触/±15kV空气)、IEC 61000-4-4(EFT ±2kV电源/±1kV信号)、IEC 61000-4-5(浪涌 ±2kV线-线/±4kV线-地)标准 |
机械稳定性 | 振动耐受:10-500Hz,1g(三个轴向);冲击耐受:10g,11ms(半正弦波,三个轴向);安装方式:面板式安装或35mm标准导轨安装 |
通信与诊断参数 | 通信参数 | 通信协议:Modbus-RTU;通信接口:RS-485(差分信号);波特率:9600/19200/38400/57600bps可调;地址范围:1-247;数据格式: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可选 |
自诊断功能 | 传感器故障诊断:传感器断线、短路、信号超量程检测;模块自身诊断:电源故障、CPU故障、存储器故障;诊断结果输出:通过继电器报警或通信接口上传,故障代码可查 |

三、功能特点
1. 高精度全频段监测,捕捉设备细微故障
模块搭载本特利专利的信号调理技术与24位高精度AD转换芯片,实现对旋转机械振动与位移信号的精准采集。在汽轮机振动监测场景中,适配3300系列电涡流传感器时,位移测量精度达±0.1μm,可精准捕捉转子轴心轨迹的细微变化,提前识别转子不平衡、不对中、轴弯曲等潜在故障;在离心泵监测场景中,适配加速度传感器时,能实现1Hz-10kHz全频段振动信号采集,有效捕捉叶轮气蚀产生的高频振动(5-10kHz)与轴承磨损产生的低频振动(10-100Hz),为故障诊断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模块支持振动峰峰值、有效值、峰值等多参数同时监测与实时更新,数据更新周期仅100ms,可快速响应设备运行状态变化。在发电机监测中,通过实时跟踪振动有效值变化,能及时发现定子绕组松动、转子绕组短路等故障隐患;同时,模块支持自定义量程设置,可根据不同设备的监测需求(如风机振动量程0-100mm/s、压缩机振动量程0-200mm/s)灵活调整,适配性极强。
2. 多传感器适配与灵活输出,降低集成门槛
模块采用标准化传感器接口设计,无需额外配置信号转换模块即可直接适配本特利3300系列电涡流传感器及主流品牌加速度传感器,大幅简化系统搭建流程。针对电涡流传感器,模块内置-24V DC激励电源,无需单独配置电源模块;针对加速度传感器,支持0-5V DC与4-20mA两种信号输入,适配不同输出类型的传感器。在冶金行业轧机监测系统中,可同时接入电涡流传感器(监测轧辊轴位移)与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机架振动),通过单模块实现多参数监测,降低设备采购与集成成本。
在信号输出方面,模块提供多元化输出方式:2路4-20mA模拟量输出可直接接入DCS系统(如西门子PCS 7、艾默生DeltaV),实现监测数据的集中显示与记录;2路继电器输出可直接驱动报警灯、蜂鸣器等外设,实现两级报警(警告/危险)的现场声光提示;RS-485通信接口支持Modbus-RTU协议,可与PLC(如三菱FX系列、西门子S7系列)或本特利3500监测系统通信,实现远程参数配置、数据读取与故障诊断。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压缩机站监测中,通过通信接口将多台模块数据接入上位系统,可实现对整个站场设备的集中监控与管理。
3. 工业级可靠性设计,适配严苛现场环境
模块采用全方位可靠性设计,可适应工业现场多粉尘、高电磁干扰、温度波动大的严苛环境。在硬件防护上,采用铸铝外壳与IP30防护等级,有效阻挡粉尘侵入;内部电路采用独立屏蔽腔设计,将电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与通信电路分隔,减少电磁干扰;传感器输入与信号输出接口均采用防误插设计与镀金端子,提升连接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在电力行业汽轮机厂房中,模块可在-20℃的冬季低温与65℃的夏季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不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
抗干扰性能是模块的核心优势之一,通过多重电磁兼容设计,模块通过IEC 61000-4系列抗干扰测试,在ESD ±15kV空气放电、EFT ±2kV电源干扰、浪涌 ±4kV线-地干扰等严苛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在钢铁行业的轧钢车间,周围存在大量大功率电机与变频器产生的强电磁干扰,模块仍能精准采集振动信号,无信号失真或误报警现象。此外,模块采用DC 24V冗余电源输入设计,当主电源故障时,备用电源可无缝切换,确保监测不中断,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4. 智能故障诊断与报警,提升维护效率
模块内置智能故障诊断算法,可实现传感器与模块自身的双重故障监测。当传感器出现断线、短路或信号超量程时,模块会立即触发故障报警,通过继电器输出驱动现场报警设备,并通过通信接口向上位系统上传故障代码(如“E01”代表传感器断线、“E02”代表信号超量程);当模块自身出现电源故障、CPU故障时,也会触发系统报警,便于维护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在煤炭行业的风机监测中,若风机轴承振动传感器断线,模块可在100ms内触发报警,避免因传感器故障导致的监测盲区。
模块支持两级报警阈值自定义设置,维护人员可根据设备运行规程(如ISO 10816振动标准)设置警告与危险阈值,并可调整报警延迟时间(0-10s),避免因设备启动、负载波动等临时干扰导致的误报警。报警记录功能可存储最近50条报警信息(含报警时间、报警类型、报警时监测值),通过上位软件可查询报警历史,为故障追溯与原因分析提供依据。在化工行业的离心泵维护中,通过分析报警历史数据,可精准判断故障发展趋势,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5. 便捷安装与调试,缩短部署周期
模块采用轻量化与标准化设计,安装与调试流程简单高效。在安装方式上,支持面板式与35mm标准导轨式两种安装方式,面板式安装可嵌入控制柜面板,节省空间;导轨式安装可与其他控制模块(如PLC、继电器)密集布置,便于系统集成。模块尺寸仅100mm×80mm×120mm(长×宽×高),重量约0.8kg,安装过程仅需2颗螺丝固定,单人即可完成安装,部署时间较传统监测设备缩短50%。
调试方面,模块支持本地与远程两种调试方式:本地可通过模块自带的按键与LED指示灯进行基础参数配置(如报警阈值、量程),LED指示灯可实时显示电源状态、运行状态与报警状态;远程可通过本特利专用调试软件或支持Modbus协议的上位软件(如组态王、WINCC)进行参数配置与数据校准,无需现场操作,提升调试效率。在轨道交通行业的牵引电机监测系统调试中,通过远程调试软件可同时对多台模块进行参数配置,大幅缩短调试周期。

四、安装与调试指南
1. 安装操作步骤
- 安装前准备:确认模块型号为BENTLY 1900/65A-00-00-01-00-01,外观无破损、接口无变形、指示灯无损坏;准备安装工具(十字螺丝刀、扭矩扳手、压线钳、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35mm标准导轨/安装面板、传感器电缆(本特利专用屏蔽电缆)、电源电缆(2×0.75mm²铜芯电缆)、信号电缆(屏蔽双绞线)、绝缘胶带、标签纸;检查安装环境:温度-20℃ - 65℃,湿度10% - 95%,无腐蚀性气体、强电磁干扰源,安装位置通风良好,远离高温热源(如蒸汽管道),预留至少5cm散热空间。
- 模块固定:导轨式安装(推荐):将35mm标准导轨固定在控制柜内支架上,确保导轨水平,将模块顶部卡扣对准导轨,平稳推入直至听到“咔嗒”声,轻拉模块确认锁定牢固;面板式安装:在控制柜面板上开105mm×85mm安装孔,将模块从面板正面嵌入,用配套螺母从背面固定,扭矩扳手拧紧至0.8-1.0N·m,确保模块牢固无松动。安装后需保证模块外壳与控制柜接地良好,接地电阻≤1Ω。
- 电缆连接:电源电缆连接:断开电源,将DC 24V电源L线接入模块“+24V”端子,N线接入“0V”端子,冗余电源端子可接入备用DC 24V电源(可选),端子螺丝拧紧至0.5-0.8N·m;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电源电缆绝缘电阻≥1MΩ。传感器电缆连接:根据传感器类型接线,电涡流传感器的“信号+”“信号-”“屏蔽”端子分别接入模块对应端子,模块“-24V”端子为传感器提供激励电源;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电源”“屏蔽”端子接入模块对应端子,确保正负极正确;传感器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与模块PE端子连接)。输出电缆连接:模拟量输出端子(4-20mA)通过屏蔽双绞线接入DCS系统,继电器输出端子接入报警灯/蜂鸣器,通信端子(RS-485)接入上位通信总线,所有输出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
- 接线检查: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缆接线正确性,确保无短路或反接;检查传感器与输出电缆引脚对应关系,避免接错;整理电缆,用扎带固定在电缆线槽内,避免与高压电缆并行敷设(间距≥30cm),标记电缆功能(如“传感器-电涡流-轴位移”“模拟量输出-DCS”)。
- 安装后检查:手动晃动模块与电缆,确认无松动;检查指示灯、接口无遮挡;接通电源,观察电源指示灯(PWR)是否绿色常亮,无异常后断开电源。
2. 调试操作流程
- 调试前准备:接通模块DC 24V电源,观察电源指示灯(PWR)绿色常亮,运行指示灯(RUN)闪烁(1次/秒),无报警指示灯(ALM1/ALM2)点亮;连接调试电脑与模块RS-485接口,启动本特利专用调试软件,配置通信参数(波特率、地址、校验方式),建立通信连接,软件显示“通信成功”。若PWR灯不亮,检查电源接线;若通信失败,核对通信参数或检查电缆连接。
- 参数配置:进入软件“参数设置”界面,配置核心参数——基础参数:选择传感器类型(电涡流/加速度)、设置测量量程(如电涡流传感器设为0-500μm)、数据更新周期(默认100ms);报警参数:设置警告阈值与危险阈值(如振动速度警告值10mm/s、危险值15mm/s)、报警延迟时间(默认2s)、报警复位方式(自动/手动);输出参数:配置模拟量输出对应关系(如4mA对应0μm、20mA对应500μm)、继电器输出类型(常开/常闭);通信参数:设置通信地址(1-247)、波特率(默认9600bps)。参数配置后点击“写入”并重启模块生效。
- 传感器校准:将标准校准器接入模块传感器输入端子,模拟标准信号(如电涡流传感器输入100μm位移信号),在软件“校准”界面观察测量值,若存在偏差,通过“增益调整”“零点调整”功能校准,确保测量值与标准信号误差≤±0.5% FS;校准完成后保存校准参数。若使用本特利原厂传感器,可直接调用软件内置的传感器校准参数,无需手动校准。
- 功能测试:信号采集测试:接入实际传感器,观察软件显示的监测值是否稳定,无跳变或失真;报警功能测试:通过校准器模拟超阈值信号(如超过危险阈值),检查报警指示灯(ALM2)是否点亮,继电器是否动作,上位软件是否收到报警信息;输出信号测试:用万用表测量模拟量输出端子,确认4-20mA信号与测量值对应正确;故障诊断测试:断开传感器电缆,检查模块是否触发传感器故障报警,故障代码是否正确显示。
- 系统联调:将模块与上位系统(DCS/PLC)建立通信,测试上位系统能否正确读取监测数据、下发参数配置指令;模拟设备正常运行与故障场景,检查上位系统报警提示、数据记录是否正常;连续运行24小时,监测模块测量值稳定,无异常报警后完成调试。
3. 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
3.1 日常维护规范
- 日常巡检:每日开机前检查模块电源指示灯、运行指示灯状态,确保无异常报警;运行过程中每8小时检查模块表面温度(≤60℃),用手触摸无明显发烫感;每周清理模块表面与接口处粉尘(用干燥毛刷轻扫,避免用水或酒精擦拭)。
- 定期维护:每月检查电缆连接牢固性,重新拧紧端子螺丝(扭矩0.5-0.8N·m);每季度通过调试软件备份模块参数,清除历史报警记录;每半年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使用标准校准器),确保测量精度;每年检查模块内部电容、接线端子的老化情况,对老化部件及时更换(建议联系本特利官方售后)。
- 特殊环境维护:在高湿度(≥90%)环境下,每月检查模块内部是否有凝露,若有凝露需停机干燥后再运行;在多粉尘环境下,每月检查接口处粉尘堆积情况,清理后涂抹少量防锈油脂;在低温(≤-10℃)环境下,设备开机前需预热10分钟,再接入传感器信号。
3.2 常见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处理步骤 | 注意事项 |
|---|
PWR灯不亮,模块无反应 | 1. 电源未接通;2. 电源电缆接触不良或短路;3. 电源电压超出范围;4. 模块电源电路故障 | 1. 用万用表检测DC 24V电源电压;2. 断开电源,重新插拔电源电缆并拧紧端子,检测电缆绝缘电阻;3. 确认电源电压在21.6V-26.4V范围内;4.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故障未解决联系原厂售后 | 电源短路可能导致模块烧毁;检测电源需断电操作 |
测量值跳变或失真 | 1. 传感器电缆接触不良或屏蔽层未接地;2. 传感器故障;3. 模块信号调理电路故障;4. 现场电磁干扰严重 | 1. 检查传感器电缆连接,确保屏蔽层单端接地;2. 用标准校准器测试传感器,确认是否故障;3.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信号;4. 将传感器电缆远离高压电缆,增加屏蔽措施 | 传感器更换需使用原厂配件;校准需使用符合标准的校准器 |
无报警输出(超阈值时) | 1. 报警阈值设置错误;2. 继电器输出电缆接触不良;3. 继电器故障;4. 报警延迟时间过长 | 1. 通过软件检查报警阈值设置,重新配置;2. 检查继电器输出电缆连接;3. 用万用表测量继电器端子,确认是否动作;4. 缩短报警延迟时间(建议设为2s) | 调整报警阈值需参考设备运行规程;测量继电器需断电操作 |
通信失败,软件无法连接 | 1. 通信参数不匹配;2. 通信电缆接触不良或短路;3. 模块通信接口故障;4. 总线干扰严重 | 1. 核对模块与软件的通信地址、波特率、校验方式;2. 检查通信电缆连接,检测电缆通断;3.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通信;4. 总线末端安装120Ω终端电阻,减少干扰 | 不同设备通信参数需保持一致;终端电阻仅安装在总线末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