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数类别 | 具体规格 | 参数说明 |
|---|---|---|
通道配置 | 8路独立模拟量输入;差分输入方式;每2路为一个隔离组;弹簧式压接端子 | 差分输入提升抗干扰能力,分组隔离阻断组间干扰,弹簧端子简化接线与维护 |
信号兼容性 | 热电偶:J、K、T、E、R、S、B、N型;热电阻:Pt100、Pt1000、Cu50、Cu100;标准电流:4-20mA、0-20mA;标准电压:1-5V、0-10V | 多类型信号兼容,无需更换模块即可适配不同测量场景,降低备品备件成本 |
采集精度 | 分辨率:24位;热电偶:±0.1℃(0-1000℃);热电阻:±0.05℃(0-200℃);电流/电压:±0.02% FS | 24位高分辨率保障微弱信号采集质量,超高精度满足精密过程控制需求 |
核心性能 | 采样速率:10Hz-100Hz/通道可调;冷端补偿:内置铂电阻,补偿精度±0.1℃;输入阻抗:电流≤100Ω,电压≥100MΩ;共模抑制比(CMRR):≥120dB@50Hz | 可调采样速率兼顾实时性与稳定性,精准冷端补偿提升测温精度,高CMRR抵御共模干扰 |
隔离与防护 | 隔离电压:组间2500V AC(rms),通道与地2000V AC(rms);过压保护:±36V DC钳位;过流保护:≤20mA;静电防护:±15kV(空气放电) | 高强度隔离与多重防护设计,避免现场故障或干扰损坏模块,适配复杂工业环境 |
通信与环境 | 通信总线:PROFIBUS DP/V1;通信速率:9.6kbps-12Mbps;工作温度:-20℃-60℃;防护等级:IP20;安装方式:DIN导轨/面板安装;功耗:≤10W(满载) | 高速总线保障数据实时传输,宽温设计适配恶劣环境,导轨安装简化部署流程 |



故障现象 | 可能原因 | 解决办法 |
|---|---|---|
模块无法与控制器通信,总线指示灯黄色闪烁 | 1. 总线电缆断线或端子接触不良;2. 模块地址拨码重复,与其他模块冲突;3. 通信速率与控制器配置不一致;4. 总线终端电阻未安装或损坏(需120Ω);5. 总线接口故障 | 1. 用万用表检测总线电缆连续性,重新紧固端子,更换破损电缆;2. 重新设置地址拨码,确保系统内地址唯一;3. 在Control Builder Plus中核对通信速率,统一参数;4. 在总线两端安装120Ω终端电阻,更换损坏电阻;5.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故障模块送修 |
热电偶通道测温偏差大 | 1. 热电偶型号与通道组态不匹配;2. 热电偶正负极接线接反;3. 冷端补偿电路故障;4. 热电偶老化或损坏;5. 信号传输距离过远导致衰减 | 1. 核对热电偶型号与通道组态,确保一致;2. 对照手册纠正热电偶正负极接线;3. 更换模块测试冷端补偿功能,故障模块送修;4. 校准或更换热电偶,测量其输出信号;5. 缩短接线距离或增加信号隔离器 |
热电阻通道测温异常或显示错误 | 1. 热电阻型号与组态不符;2. 3线/4线制接线方式错误;3. 引线电阻过大或接触不良;4. 热电阻损坏;5. 模块恒流源激励电路故障 | 1. 重新组态通道,匹配热电阻型号;2. 按手册规范连接3线/4线制线路;3. 更换粗径导线缩短距离,重新紧固端子并清理氧化层;4. 测量热电阻阻值,校准或更换;5.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确认故障后送修 |
电流/电压通道采集数据波动或偏差大 | 1. 信号类型或量程组态错误;2. 变送器未校准或损坏;3. 接线端子松动或线路断线;4. 现场电磁干扰严重;5. 模块AD转换电路故障 | 1. 重新组态通道信号类型与量程,匹配变送器参数;2. 校准或更换变送器,测量其输出信号;3. 检查线路连续性,重新紧固端子;4. 更换双绞屏蔽线并单端接地,远离变频器等干扰源,加装信号隔离器;5. 切换至备用通道测试,故障模块送修 |
通道报断线/短路故障,红色LED闪烁 | 1. 传感器与模块间线路断线;2. 传感器内部断线或短路;3. 接线端子松动或氧化;4. 模块输入保护电路误报;5. 传感器与通道量程不匹配 | 1. 用万用表检测线路通断,修复断线;2. 测量传感器电阻或输出,更换故障传感器;3. 重新紧固端子,用砂纸清理触点氧化层;4.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排除误报后送修;5. 重新组态通道量程或更换适配传感器 |
模块所有通道无数据,电源指示灯不亮 | 1. 模块供电电源未接通;2. 电源电压异常(超出24V±20%范围);3. 电源端子接触不良或电源线断线;4. 模块内部电源电路故障 | 1. 检查电源开关与接线,确保供电正常;2. 用万用表测量供电电压,确保在24V±20%范围内,加装稳压器;3. 重新紧固电源端子,更换破损电源线;4. 更换备用模块测试,故障模块送修 |
15339537795